终场哨响前2分17秒,记分牌冰冷地显示着:112:111。整个美洲篮球冠军杯决赛场馆的空气仿佛凝固,数万人的目光聚焦在球场一隅——卢卡·东契奇,这位25岁的斯洛文尼亚魔术师,刚刚用一记离三分线两步远的超远压哨ANDONE,将个人得分推上32分,同时揽下11个篮板和10次助攻的华丽三双数据。
他捶胸怒吼,汗珠在聚光灯下飞溅,宛如一头刚刚完成致命一击的年轻雄狮。看台上,属于东契奇的欢呼声浪几乎要掀翻屋顶,所有人都认定,新王登基的时刻即将到来。
斯洛文尼亚队的势头如海啸般汹涌。东契奇,这台无解的进攻机器,在第三节单节轰下15分,其中连续三记顶着防守的Logo三分,彻底点燃了己方士气,也一度将美国队的领先优势蚕食殆尽。他的传球如同手术刀,精准撕裂防线;他的得分手段层出不穷,后撤步跳投、篮下强攻、鬼魅抛投。
数据面板上,32分,11篮板,10助攻,2抢断,+12的正负值(直到此刻),无不彰显着他“当世最强持球核心”的统治力。这似乎是一场注定属于年轻人的胜利宣言,一场象征着火炬传递的完美仪式。
在风暴的中心,有一块磐石依然纹丝不动。勒布朗·詹姆斯,身披美国队6号战袍,脸上没有年轻人般的狂喜或焦躁,只有一种近乎冷酷的专注。汗水浸透了他的发带,紧身衣勾勒出39岁依然恐怖的身形轮廓。他的个人数据?28分,8篮板,6助攻,比起东契奇的全能三双似乎稍逊一筹。
前三节,他更像一个冷静的指挥官,精准地分配着球权,利用无解的突破分球为队友创造机会(全场4个三分助攻),在防守端则数次用经验和预判,提前卡位化解了东契奇试图强吃他的意图。
当东契奇如日中天时,詹姆斯在做什么?他在美国队第二节进攻突然断电、被对手打出10-0高潮时,站了出来。一次强硬的背身单打翻身跳投,一次快攻中碾压欧洲步上篮2+1,一次吸引三人包夹后击地妙传空切的队友扣篮——短短90秒内,他个人独得7分并送出1助攻,瞬间稳住了摇摇欲坠的局势。
他用一次次扎实的掩护(全场最高的14次高质量掩护),为年轻的队友布兰登·米勒和安东尼·爱德华兹创造出投篮空间。当东契奇在第三节掀起三分狂潮时,是詹姆斯在暂停时拍着每一个队友的肩膀,提醒他们执行防守战术,自己则以身作则,用一次关键的对位防守,造成了东契奇一次略显急躁的进攻犯规(东契奇全场5次失误,那次进攻犯规是第3次)。
“卢卡的表现不可思议,他是现象级的,”美国队主教练史蒂夫·科尔在中场采访时坦言,“但勒布朗?他就像一瓶年份久远的顶级红酒。你知道他就在那里,散发着沉稳的香气,在最需要的时刻,他总能给你最醇厚、最关键的滋味。数据?那是给外人看的,他控制的是比赛的节奏和关键时刻的呼吸。
”詹姆斯的正负值+15(全场最高),无声地印证着科尔的话语。他的价值,早已超越了基础数据表格的维度。在年轻风暴的席卷下,老国王的“稳”字诀,成为了美国队得以在惊涛骇浪中保持航向的定海神针。风暴尚未停歇,但岩壁,已经做好了迎接最猛烈冲击的准备。
东契奇那记石破天惊的“3+1”,如同投入滚油中的水珠,瞬间引爆了斯洛文尼亚队的激情海洋,也让美国队的板凳席陷入短暂的死寂。112:111,压力如山崩般压向卫冕冠军。时间,只剩下2分17秒。新王的权杖,似乎触手可及。
暂停哨响。勒布朗·詹姆斯平静地走回替补席,甚至比激动的科尔教练还要显得沉稳。他快速喝了一口水,眼神锐利地扫过战术板,然后揽过队友们的肩膀。“听着,”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,穿透了现场的嘈杂,“比赛还没结束。保持专注,执行我们的计划。把球给我,我知道该怎么做。
”没有长篇大论,只有不容置疑的指令和磐石般的信心。
暂停回来,美国队进攻。东契奇亲自换防到詹姆斯面前。这是万众期待的终极对决。詹姆斯弧顶持球,眼神如鹰隼般扫视全场。东契奇压低重心,双臂张开,全神贯注。时间一秒一秒流逝。突然,詹姆斯抬手指挥交通,示意队友拉开!他要单打!全场观众屏住呼吸。没有复杂的胯下运球,没有花哨的变向,詹姆斯在时间走到第18秒进攻时限时,一个沉肩、加速,凭借113公斤体重和依旧顶级的爆发力,硬生生从东契奇的左侧挤开一丝空间!东契奇全力贴防,但经验与力量的差距在毫厘之间显现。
本文仅代表作者开云体育观点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开云体育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发表评论